四月 14, 2025 | 老人聽力
助聽器選配常見5大錯誤,你中招了嗎?

偶爾聽不到,不需要助聽器?
年長者的聽力下降通常是逐漸加重的,在這個過程中大多數人會逐漸接受這種變化,並對此不以為意。在生活中,通常是身邊的人先察覺到長輩出現了聽力問題。例如,在安靜的環境中聽力還好,在嘈雜的環境中才會發生聆聽困難。
此時,長輩會把聽不清歸因於環境太吵或者講話者“口齒不清”。其實,出現這種情況已經是的聽覺功能出現了問題,應該要做聽力檢查,確認是否需要使用助聽器。

聽不清楚某些聲音,不用戴助聽器?
如果聽不清楚某些聲音,可能就有一定程度的聽力損失。例如高頻聽力損失患者,可能無法聽到某些聲音,如“ㄗ”“ㄙ”等。不要小看個別聲音無法聽清,當它們出現在一句話或一段話中時,就會顯著影響聽力損失者對言語的理解,因此會說"蛤"或者答非所問。
遇到這種情況,使用助聽器可以針對聽損者所需要的範圍和程度進行放大,就能讓聽損者更好地使用殘存的聽力。越早對聽力損失進行介入,其長期效果越好。

一耳聽力不錯,不用戴助聽器?
幾乎所有認為自己有一隻“好耳朵”的人,兩隻耳朵都有不同程度的聽力問題。當一隻耳朵比另一隻聽力情況稍好時,我們會更傾向於用那只耳朵來打電話、參與團體對話等。但長期使用聽力好的一側耳會加重該側耳的負擔,產生聽覺疲勞,而聽力損失耳由於長期得不到聲音刺激,聽神經萎縮,使言語分辨率更低。
另外,單側聽力損失會影響聲音定位,帶來生活危險。比如,當身後來車時,分辨不清喇叭聲的來源會影響躲避方向;跟人交流時因會出現側身轉頭、斜視等動作,而產生自卑等心理問題。因此,單側耳聽力受到損傷也做檢查,根據情況配戴助聽器。

需要時才戴助聽器?
很多長輩可能會選擇在“需要”的時候,比如在參加社交活動或在嘈雜環境下聽不清對方講話時,才拿出助聽器使用。這樣即使再好的助聽器,效果也不好。因為平常大腦處於安靜的環境,而一使用就在聆聽困難的環境,大腦不習慣助聽器放大的聲音,這種使用方式無法充分發揮助聽器帶來的改善。
因此,助聽器應該全日配戴,即使沒有與人溝通時也應配戴,讓大腦習慣各種聲音,而不是只在特定情況下使用。

助聽器在網路上買就好了?
很多人認為購買助聽器就像買一副老花鏡那樣簡單,這其實是忽略了助聽器選配過程的複雜性和個別化需求。特別是對於年長者來説,正確的助聽器選配是確保助聽器有效的關鍵步驟。
造成每個人聽力損失的原因是不同的,並且涉及不同的疾病、不同的聽力損失頻率和程度。網路上購買的助聽器的確便宜,但不實用。在助聽器公司,聽力師會先做詳細的檢查,依據聽力損失的程度選擇合適的助聽器並做詳細的調整,這樣配戴助聽器才會有好的效果。
維膜助聽器提供免費的聽力檢查與助聽器試戴,歡迎預約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