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一月 6, 2024 | 聽力保健

「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!聽力失落,小心讓你孤立、智風險倍增!」

隨著台灣進入超高齡社會,聽力損傷成為高齡者生活中的隱形危機,影響生活道德、社交參與,並增加失智風險 專家建議高齡者事先配戴助聽器,以提升認知功能、減少孤立感,維持生活的獨立性與幸福感。

超高齡社會的挑戰:

重視聽力健康,延緩老年生活的退化

根據《商業周刊》報道,台灣將於2025年邁入「超高齡社會」,屆時65歲以上人口將佔總人口的20%以上,意味著每五個台灣人中,出現一位是高齡者。這種人口結構的劇變,不僅挑戰了台灣的社會支持系統,也突顯了高齡健康需求的重要性。的關鍵隨著年齡增長,聽力逐漸衰退,使許多老年人面臨孤立、憂鬱、甚至是認知損傷的風險。 、接受聽力檢查,是維持高齡者生活品質的有效方式。

老年性重聽及其對老年人生活的影響

隨著年齡的增長,人體各項功能自然逐漸增長,聽力例外也不會。 ,且隨年齡增長而出現的常見聽力問題。而造成的,聽力毛細胞系統中負責將聲音訊號輸入至大腦,一旦損壞或失效,聲音訊號的輸入將受到阻礙,最終採取聽力恢復。

聽力問題帶來的挑戰不僅僅是聽節日,它對高齡者的日常生活產生了必然的影響。周圍的聲音的聲音,而增加生活中的危險,例如聽不到車聲、門鈴、警報等。時,他們往往感到茫然、無助,甚至可能發展成憂鬱症。下來可能會影響記憶力、注意力力,並加速認知能力的損傷。

儘早配戴助聽器的關鍵性

許多高齡者在面臨選擇聽力問題時,往往會忍受或忽視,認為這是年輕生長的自然現象,而不敢配戴助聽器會「暴露年齡」或「吸引」。不僅能有效改善聽力,還能對生活品質產生顯著影響。也能幫助高齡者參與社交活動,減少因聽不清楚而產生的社交隔離感。

助聽器的早期配戴對認知健康的益處更是多多。助聽器的高齡聽者在認知中的表現與那些未使用助聽器者一樣,顯示出助聽器對於大腦健康的保護作用 此外,助聽器還可以測試高齡者的日常獨立性,減少對他人的依賴,讓他們在晚年生活中能夠自主、穩健地過活。

社會各界應增強聽力健康意識

除了高齡者個人應主動關注聽力健康外,社會也應該推動更完善的聽力保健措施,提高聽力健康意識。老年人能夠及早發現聽力問題。 例如,設立社區聽力檢測站、進行聽力健康講座等,都可以提高中老年人對聽力健康的重視程度。負擔較重的老年人在聽力保健方面的壓力。

日常聽力保健的重要性

在日常生活中,聽力保健的習慣養成。 除了配戴助聽器,許多方法可以幫助破壞聽力的損傷速度。受到極大的傷害,長期下來會導致不可逆的聽力損失。耳塞以減少噪音傷害。

維持良好的生活習慣,如均衡飲食與習慣運動的影響,也是維持聽力健康的有效方式。疾病另外,定期接受聽力檢查非常重要,尤其是有耳鳴、聽力模糊或家族聽力病史者,應特別注意。

結語

在台灣即將迎來超高齡社會的當下,聽力健康已成為影響高齡者生活品質的重要因素之一。聽力檢查,將有助於減少生活上的不便,提升老年生活的獨立性與幸福感。享受高品質的生活,是我們政府共同努力的目標。

 

💡資訊太多不想看? 加入官方LINE專人解答 ▶︎ https://lin.ee/QNYr2QZ
💡助聽器補助專線 ▶︎ 0800-580-731 (週一至周六 09:00~12:00 13:30~18:00)

 

內容目錄

使用我們的服務即表示您同意Cookie政策。了解更多